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飞行技术
  • 发布人:zhang
  • 时间:2024-10-18
  • 点击:224
  • 来源:

飞行技术

飞行技术专业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飞行技术专业2015年开始建设申报,2017年先后获得教育部和民航局批准设置,201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2019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实施实行公费、订单式培养和准军事化管理,为航空公司培养民航飞行员。目前,与江西航空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湖北蔚蓝国际飞行学校、珠海中航飞行学校、北京翔宇通用航空公司等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其指定航空公司培养飞行员。现签约单位主要有江西航空、成都航空、昆明航空、东海航空等民用航空公司。

专业重视产学合作,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在校外成立了南昌理工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南昌理工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由南昌理工学院全资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人民币,2018年7月,经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批准获得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包括甲类、乙类和丙类通用航空飞行服务。2018年10月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获得CCAR-91部商业非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证》,2020年3月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获得CCAR-141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运行合格证》,成为江西省内首家高校创办的专业培养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飞行员的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公司现有各型航空器6架(包括泰克南P2006T型双发飞机1架、塞斯纳172S型飞机2架、钻石DA40型飞机2架、罗宾逊R44型直升机1架)和1台塞斯纳172S型“五级训练器”,主运营基地设在吉安桐坪通用机场,并与赣州黄金机场、宜春明月山机场、井冈山机场和南昌瑶湖机场签订了“机场保障协议”,现有吉安桐坪通用机场飞行空域2个,转场训练航线8条,在培飞行学员14人,目前1名优秀飞行学员已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民用航空器私用驾驶员执照,8名飞行学员成功单飞。

飞行技术专业采用“2+2”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南昌理工学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另外两年在航校进行飞行训练,成绩合格,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认证的有关执照、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南昌理工学院颁发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到签约航空运输公司从事飞行驾驶工作

飞行技术一流专业建设目标

专业结合江西省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适时对我校学科专业布局整体优化,加快航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强化航空学科建设,推进其他学科与航空学科的交叉,初步形成航空类学科专业集群,做大做强航空学科大集群,力争在飞行技术专业办学在省内位居领先水平。

1)师资队伍造就一支以特聘博士、教授为航空方向的引领,以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以一批具飞行技术领域相关行业高级工程技术员带领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形成的专业化教学团队及导师团队,其中有航空企业背景的高工及以上10人,具有硕博学位的不低于10名,具有飞行执照教员不低于8名,专业英语教师不低于6名。开展较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引导和推进10名教师在飞行技术领域中积极主动参与省级的科技工程,共同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争取参与省级、国家级学术、技术交流和合作项目。(2)实验实训基地①建设省级实验室。②聘请有经验专家为实验室带头人,开展课题研究,申报项目,以一种奋进的氛围带动专业实验室的发展与转型。③建立省内自己的精品实验课程,同时加大校企合作与交流,共同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④增强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力争获得省级项目试验项目。⑤大力开展实验室建设与开放,促进学生对实验室的认知,以及一些基本的实验室要求,为以后学生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3)人才培养专业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对接航空产业发展,围绕航空特色,开设航空文化通识课程,举办“航空大讲堂”,开展“航空文化活动周”等活动,推出精品项目,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不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开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与企业共同提出通航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方案,使学院通航人才培养朝着用人单位需求的方向发展。专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尤其是航空类院校的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化意识,实施国际化战略。

飞行技术专业建设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变革选拔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适当调整高考招生政策,同时要根据国民特质和特征,进一步完善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在招飞工作流程中引进现代职业测评技术遴选出具有较好潜质的飞行学生,与中学合作办班提前进行针对性培养和初始选拔等。运用科学方法选拔飞行员,把好入口关,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源素质,降低停飞率。

(二)完善飞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形式和手段等方面突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积极推广使用英语通话指挥飞行训练,加强飞行中英语通话的实践训练,将航空英语能力培训、CRM能力训练融入训练全过程,保证飞行技术专业毕业生到航空公司能够顺利完成大型机改装训练。同时,还要根据航空公司的需求和飞行员知识更新的需要,开发在职飞行人员的高层次培训课程,完善民航飞行员的继续培训体系。

(三)增强专业学术研究资源建设

加强飞行员航空理论执照特别是航线飞行员理论执照领域的系统研究和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导航技术试验室、模拟飞行实验室、低速风洞实验室、飞行性能实验室、模拟飞行与仿真实验室、航空心理学综合实验室"等飞行技术专业类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为航空理论教师、飞行教员、研究生、飞行学员以及其它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能够支持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开放性创新实验平台。